近日,在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中,我校高级翻译学院翻译(英语)专业2022级学生王雨轩在申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从全国30864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荣获汉译英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。
本届韩素音国际笔译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等主办,是国内规模最大、最具权威性的翻译赛事之一。比赛设有英汉、法汉、日汉等多个语种双向互译项目,各类奖项竞争异常激烈。其中汉译英项目仅评出1名一等奖、9名二等奖,王雨轩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,展现了过硬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,成为黑龙江大学的骄傲。
备赛之路:全面成长的翻译探索者
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王雨轩同学,展现出一位优秀翻译人才的素质和潜力。他的译文不仅简洁流畅、语言优美,更体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格。
在大赛中展现了卓越的应变和抗压能力。他能够在紧张的备赛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,反复推敲译文,并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耐心,在多次的修改和打磨中,打造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译文。他虚心请教,能够接受指导老师申民老师提出的建议,积极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,与老师进行了多次深入探讨。例如,在申民老师的建议下,王雨轩在译文中特别注意文化背景信息的准确表达,对一些历史人物、地名和文学作品名进行查证、补充,并在最终稿中找到了恰当的表达方式。
王雨轩的学习态度同样值得称道。他在日常学习中对各门课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,多次获得任课教师的好评。比如英语语音任课教师评价他课上表现突出,模仿语音、语调精准到位。他热爱英语,广泛阅读原版书籍,注重平日的知识积累。
悉心指导:细节处见真功
本次大赛王雨轩同学的参赛指导老师是翻译专业的申民老师。申民老师多年来为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奉献,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。接受指导任务之后,申民老师耐心地指导王雨轩同学的整个备赛进程。无论是在课后的细致交流,还是微信上的深入探讨,申老师总是能针对翻译中的具体问题给予及时的建议。例如,她提醒王雨轩在译文中对文化背景和专有名词进行注释,以确保读者的理解,同时还强调翻译的连贯性和准确性,并对译文进行详细指导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持续的跟进,助力了王雨轩同学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大赛启示:实践出真知,以赛促学
本次大赛的成功经验为翻译专业师生提供了宝贵启示:首先,同学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类翻译实践,在实战中检验和运用课堂所学。通过参赛,学生能更好地发现自身在翻译技巧和语言理解上的不足,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。正如王雨轩同学所言:“这次比赛不仅让我增强了翻译技巧,也加深了我对翻译本质的理解,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成长机会。”其次,“翻译是一项需要厚积薄发的工作”,学习者需要在日常学习中系统地学习掌握英汉对比知识和翻译策略,多听多读地道英语资料,不断提升语言水平。最后,在翻译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和表达,这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所在。
这次大赛的成功,不仅是对获奖学生的肯定,也为专业其他有志于翻译学习和实践的学生树立了榜样。高级翻译学院将继续秉持“以赛促学”的理念,鼓励学生在更多的实践中完善自我,培养更多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翻译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