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战役如璀璨星辰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淮海战役,便是解放战争中那颗最为耀眼的星。2025 年 1 月 18 日,黑龙江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学生杨曼与同组队员利用寒假时间,奔赴河南省永城市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,开启了一场重温革命历史、缅怀英雄先烈、汲取奋进力量的红色之旅。
陈官庄纪念馆,作为国家 AAAA 级红色旅游景区,宛如一座历史的宝库。它以丰富的历史文物、逼真的场景复原和精美的艺术展陈,生动地再现了战役的壮烈历程。馆内陈列近 3000 件珍贵文物,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展现了军民同心、听党指挥的“淮海战役精神”。
当杨曼与同组队员步入纪念馆园区,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烈士纪念碑,“淮海英雄永垂千古”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他们依次参观了战役决策、军民支援、关键战斗等主题展厅。一幅幅历史照片,记录着战争的残酷与战士们的英勇;一件件战时实物,承载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;配合声光电技术还原的鲁楼狙击战、杜聿明被俘等场景,更是让参观者仿佛置身烽火岁月,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。
“战士振臂高呼、民工推车支前的铜像,让我深刻理解了‘兵民是胜利之本’的含义。”杨曼感慨地说。展厅内毛泽东“人民的胜利”题词、陈毅“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”名言,更让观者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 “一切为了人民” 的初心与担当,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持,这场战役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英雄虽逝,精神永存。这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应铭记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将‘听党指挥、依靠人民’的精神转化为奋斗动力。
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此次社会实践通过实地研学的方式,深化了高翻学子对党史的认知,厚植了学子们的家国情怀,激励着高翻学子赓续革命传统,贡献青春力量!